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主责主业抓培训
促进干部队伍融合和能力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机构改革后,为积极适应市场监管工作面临的新常态、新形势、新挑战,新组建的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施策,积极探索干部教育培训新路子,促进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为市场监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聚焦聚力,在选准培训课题上下功夫。一是深入调研,明确需求。通过走访基层、大规模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听取和收集15个区局和160多个基层所机构改革后的培训需求,整理研究意见建议100余条,将基层最缺乏、最急需、最想学的内容作为培训重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聚焦主业,选准课题。针对原工商、质监、食药、物价、知识产权、反垄断工作职能合并后出现的“知识恐慌”“能力恐慌”和“执法恐慌”等问题,精心设置政治理论培训班3期,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10期,专业能力强化培训班19期,服务企业培训班6期。三是统筹谋划,保障有力。研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年度培训班次、方式、内容及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学风建设、成果转化、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共计列入340余万培训经费预算,确保年度各项培训任务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
二、凝心助力,在创新培训方式上下功夫。一是专题培训促“心合”。围绕机构改革初期人员思想波动等实际情况,举办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专题培训,局主要领导开讲第一课,全面解读市场监管改革“怎么看”“怎么干”“干什么”等核心问题,引导干部队伍加快融合,树立全局上下“一盘棋”思想。同时,将履职尽责、爱岗敬业贯穿全年干部教育培训主线中,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积极向上、拼搏奋进的正能量。二是短期辅导促“事合”。将1-2天的短期培训作为全年干部教育培训,特别是强化应知应会、必备技能培训的重点,通过巡回宣讲、现场辅导、模拟演练等方式,深入各区局、基层所开展食品药品、知识产权、应急管理等培训,及时回应基层监管执法中热点难点问题,取得明显成效。全系统业务权责划分推进有条不紊,工作上下左右衔接高效。三是综合培训促“力合”。今年5-8月,专门选派机关、直属单位、各区局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近200人参加上级调训;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行政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培训机构举办综合培训班;在加强业务学习,提升能力的同时,促进市局内设机构之间、市局机关与直属单位之间、市局与区局之间的交流沟通,推进职能融合。
三、精准发力,在提升培训效能上下功夫。一是针对履职能力差距,坚持“集中训”与“网上学”相结合。围绕行政审批、市场监管、消费维权、服务发展等职能,举办各类培训班37期,培训人员6800余人次。积极参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市委组织部等单位开展的各类网络培训班5期,参训人员300余人次,学员参学率达100%。二是针对视野不够开阔,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参加上级调训班次126期,培训干部150余人次,同时组织干部参加境外学习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开拓国际视野。邀请总局、省局和系统内外的专家,针对市场监督管理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辅导解读,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三是针对实践经验不足,坚持“学中干”与“干中学”相结合。积极争取市委组织部支持,通过“上挂下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选派6名干部到区直部门、精准扶贫一线、基层挂职,推荐2名副局级干部到基层作风巡察组锻炼,1名科级干部到国家发改委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长见识、增才干。今年以来,市场监管局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15篇,相关工作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报道1次,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报道25次,被省政府报道4次,被市委市政府报道12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