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高校班
关于我市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2019-03-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推动信息化发展模式变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新时代开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加快促进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广泛收集资料、深入企业调研、召开专题座谈会,收集整理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分析研判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和武汉地区的基础优势,总结提出打造武汉“数谷”等建议。现有关内容报告如下,供领导参阅。

一、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国外大数据产业发展情况

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将开发利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战略规划和配套法规来促进大数据应用与发展,大力培育大数据产业市场,致力于利用大数据来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

美国:该国政府将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认为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活性及解释运用的能力将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数据将成为下一个重大战略资源。美国信息技术产业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其软件和硬件实力强劲,其旺盛的市场需求是美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拉动力。大数据形成之前,美国已经有很多大数据领域方面的技术积累,这为信息技术企业转型成大数据企业做了技术准备,该国企业凭借软硬件核心技术基础和传统 IT 优势基本抢占了产业链前端。一大批美国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吸收推出了各种面向大数据的服务产品,抢占搜索服务、数据仓库、服务器、存储设备、数据挖掘等产业链核心价值环节。当前,美国形成了纵向两层次、横向两层次的完整大数据产业链,纵向上看是底层开源项目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基础架构、证析和应用;横向上看则是基础架构、证析和应用。随着美国大数据产业不断发展,产业链体系已经完善。

英国:近年来,英国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发展呈现疲软状况。而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该国希望通过扶持新兴科学技术发展来增强国际竞争中的科技硬实力,渴望通过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带动本国经济发展。而大数据的出现正好迎合了英国的经济发展需求,该国通过大数据技术的研发来提高生产力和创新力,促进本国产品和服务市场转型。2013 年 10 月,英国商务、创新和技能部发布《英国数据能力发展战略规划》,意图使英国成为大数据分析世界领跑者。2014 年,英国成立阿兰·图灵研究所,主攻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研究,间接推动本国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英国还成立了信息经济委员会,作为一个跨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合作部门,为英国大数据技术发展提供建议,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英国政府主要是从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投入,其大数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稍逊于美国。

日本:2012年 7 月推出《面向 2020 年的 ICT 综合战略》,以“活跃在 ICT 领域的日本”为目标,主要探讨大数据的发展方向,关注大数据政策。日本极其重视大数据技术人才的培养与数据的开放和共享。日本由总务省、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等部门来具体负责大数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发展。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方面,日本重视大数据应用所需的社会化媒体等智能技术开发,并进行资金资助。日本政府格外重视本国 IT 产业发展,并将大数据和云计算作为关键,并重点提出了开放数据、数据流通、创新应用三个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日本成立“数据科学家协会”,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在资金投入、产业扶持方面,日本总部省、文部科学省、经济产业省等部门共投入近 100 亿日元推进大数据技术研发及产业发展。2017 年日本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 6300 亿日元。当前,日本大数据产业发展与美国尚有差距,但其大数据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

(二)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大数据产业目前仍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各地政府纷纷把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截至2018年2月底,地方政府对外公布了超过110份大数据相关政策文件,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域。目前,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共 8 个,这些试验区在大数据制度创新、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大数据创新应用、大数据产业聚集、大数据要素流通、数据中心整合利用、大数据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我国大数据创新发展。现将部分省市、地区大数据发展情况摘要如下:

贵州: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大数据战略落地方面走在中国前列。近年来,贵州在大数据领域实现了多个率先:率先建设了首个统筹省级政府数据“聚、通、用”的“云上贵州”系统平台;率先创建首个国家级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率先创建国家级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率先创建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率先建立全域公共免费 WiFi 城市;率先建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和众筹金融交易所;率先举办全球首个大数据产业国际博览会;率先为大数据立法探路。截止到 2017 年底,贵阳大数据及其关联产业规模总量已突破 1560 亿元。

上海:制定大数据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五位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生态发展布局,积极打造“交易机构+产业基金+创新基地+发展联盟+研究中心”的产业生态系统。目前,作为上海认定的唯一大数据产业基地,国家级大数据示范应用综合试验区——市北高新园区数据大咖云集,囊括了浪潮集团、鹏博士、上海数据港等。据统计,入驻市北高新园区的大数据云计算企业已经超过了 150 家,形成“政务云、医疗云、办公云、教育云、金融云”等多种云服务平台,构建起“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端产品层”五个层级产业链,园区丰富的大数据产业生态圈日趋完善。

重庆:规划建设面积 1.77 平方公里的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秉承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以数据作为资源基础和创新内核,从数据链产业发展规律出发,优化形成了以数据为驱动的“1+3+5+10+N”创新生态圈发展思路,已基本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产业框架,着力突破物联网(联)、集成电路设计(芯)、人工智能(脑)等三大核心领域关键性技术,重点聚焦智能汽车、智能终端、生命健康、航空产业、智慧城市五大产业领域,联动两江云计算中心,深化与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产业战略合作,率先建成政务类、产业类、消费类三大类数据库。目前,已投用的各类开放共享平台已覆盖100余项标准化服务内容,合作服务210余家传统企业。另外,该区域汇集研发机构共32个,实现研发投入8242万元,申请专利100余项,初步形成“主体多元、开放协同、自我修复、不断演进”的大数据产业创新生态圈格局。

沈阳:作为东北唯一、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唯一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沈阳市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特点,主要在于以工业大数据应用引领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国家级工业大数据示范基地,推动大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流程各环节的应用。2015 年 6 月,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正式成立,主要负责智慧沈阳的规划和实施,协调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打破政府机构现存的数据共享壁垒。随后,沈阳大数据运营有限公司也挂牌成立。沈阳市整合人口、法人、建筑、车辆、地址数据,建成5个数据库,基础数据记录入库总量为4.7亿条,涵盖24家委办局以及水电气3个基础设施公司。该市通过汇聚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数据,进一步支撑城市功能和产业转型升级。

京津冀:截至2017 年底,京津冀注册的大数据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数据服务机构有33 家,数据源企业 44 家,基础架构企业168 家,应用服务企业625 家。在大数据支撑服务机构里,涵盖科技创新平台、交易中心、联盟协会、产业园区等,这些服务机构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构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2016 年 12 月,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勾画路线图。目前,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形成了“中关村技术研发——天津装备制造——张家口、承德数据存储”协同发展的大数据走廊。

二、关于大数据产业发展态势的总体判断

为更好的推动大数据的产业发展,准确掌握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现状,研判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判断之一: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变革,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旺盛的应用需求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为大数据创新提供强大驱动力,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18年预计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将突破5700 亿元,未来2-3 年的市场规模的增长率仍将保持35%左右。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大数据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企业主体的整体实力将大幅提升,产业链条将更加完善,并且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布局将更趋合理,产业链协同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判断之二:融合渗透效应向更深层次延伸。大数据的融合渗透效应将进一步凸显,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应用将向更深层次拓展。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大数据向其他技术领域的融合渗透将持续深入。

判断之三:制造业数字转型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工业大数据相关核心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研发与产业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汽车、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大企业工业大数据平台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将快速推进,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工业大数据试点示范工作将全面开展,工业大数据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将不断提升,以大数据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新业态将不断涌现,大数据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核心引擎作用不断强化。

判断之四:技术创新仍是产业发展主基调。随着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在技术领域的深入布局,流式大数据表示和计算模型、多流数据关联分析、实时流处理技术和支持PB 级内存和微秒级计算响应的内存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实时采集和清洗技术、大数据语义理解和协同技术、跨时空信息感知融合方法、新型数据可视化技术等大数据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将加速突破。应用需求为牵引的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技术研究也将成为发展重点。同时,作为大数据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石,开源仍然是大数据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此外,大数据的技术与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融合创新不断涌现。

判断之五:产业集聚特色化发展态势逐步显现。随着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大数据产业特色化发展态势将日益凸显。此外,随着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工作的推进,全国将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大数据产业集聚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集聚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和应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

判断之六:产业生态体系迈入成熟完善阶段。随着大数据相关政策将加快落地实施,更多创新性政策将加快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环境将进一步优化。随着大数据人才培养途径的不断多元化发展以及培养能力、培养水平的不断增强,我国大数据人才供给质量、数量将大幅提升。同时,随着大数据公共服务机构以及大数据专业服务机构不断发展,面向大数据领域的软服务能力将不断提升。此外,随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标准体系建设、创新型组织建设也将取得较大进展,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将逐步迈入成熟完善阶段。

三、武汉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在气候环境、国家战略、地理区位、科教人才、产业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拥有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基础和优势。

一是气候适宜优势。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没有明显沙尘天气,空气质量常年优良。地质结构稳定,远离地震带,灾害风险低。优良的气候环境为建设大数据基础设施提供了独特优势。

二是国家战略叠加优势。近年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多重国家战略,赋予武汉发展新使命、新担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近50项重大改革发展任务,相继落户武汉。武汉在国家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方面拥有独特优势。

三是地理区位优势。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以武汉为圆心、1200公里为半径画圆,可覆盖中国11.6亿人口、92%的经济总量。武汉是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明确定位的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三大节点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龙头城市。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利于武汉增强产业带动功能和辐射服务能力,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乃至中部地区发展。

四是科技人才优势。武汉现有大学89所,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为全球城市最多。现有两院院士68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65名,创业海归人数位居全国城市前5位,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总量居全国第一方阵。武汉正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吸引大学毕业生、海外高级人才来汉创业就业。这些为发展大数据产业提供了人才支撑。

五是产业支撑优势。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市确立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7年,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148.5亿元,同比增长13.9%;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1800亿元,增长17%以上。当前,武汉大数据产业已初具规模,被认定大数据企业达151家,在光通信、地理空间信息、北斗导航、数据库、数控系统工程和汽车等领域已在国内取得领先优势,被行业专家评为“2017中国大数据发展五星城市”。

六是配套设施完备优势。武汉是中国宽带互联网八大中心节点之一、全国新一代高速环网唯一的五环交汇地,成功入选“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中国智慧城市领军城市”。武汉依托发达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正加快建设超算中心、大数据中心、5G等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信息通信枢纽辐射服务功能。

四、关于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大数据产业,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选择。建议我市积极抢抓先机、尽早谋划和布局,奋力抢占大数据产业和技术高地,努力将武汉打造成为引领大数据产业变革的“数谷”、大数据安全之都。

(一)组建大数据专责管理机构。参照上海、广州、成都、沈阳等地先进经验,新成立实体化的大数据管理中心或者大数据资源管理局。主要负责拟定全市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推动信息数据收集、管理、开放、应用等标准规范,推动信息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运用顶层设计思路,研究制定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对大数据的发展方向、网络设施、数据平台、数据安全、应用生态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按照数据获取、预处理、存储、挖掘和分析、可视化的大数据产业链,细化产业发展规划,梳理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求,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及目标,指导我市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组建由行业与政策专家、企业家、投资者、产业组织者等组成的市大数据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就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与论证,为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二)出台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建议统筹和整合财政资金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大力支持武钢紫光大数据产业园、盘古华中区大数据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以及巨盛武汉“空港”IDC项目、火凤凰云计算基地等重大项目研发和产业化。优先保障大数据技术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产业化项目、应用示范工程等用地需求。优先支持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参与申报科技支撑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优先扶持大数据领域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对企业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高端人才、产业领军人才给予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利用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引导民间资本向大数据产业聚集,按照“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规范化、提供服务专业化”的要求,设立武汉市大数据产业创业投资专项子基金,发挥各类创业投资基金作用,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三)抢占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大型数据中心、大数据研发机构、大数据产品和技术服务提供商落户武汉。加快培育和孵化一批武汉本地的大数据核心企业和大数据服务企业。加快建设武汉新芯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支持引进和培育存储器科技企业,形成世界级存储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大数据存储产业,提升大数据存储和汇聚能力。支持阿里云、光谷云村、百度云、中金数据武汉超算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光谷(银联)数据中心等一批大数据处理的重点云系企业,做好大数据的加工和包装,建设大数据交易中心,构建数据运行的“高速公路”。加大对烽火科技、华工科技、天喻信息、立得空间等大数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数据软件产品。加快建设武汉临空港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提前布局大数据安全的产业高地,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信息安全传输、网络安全等科技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交易保护,将武汉打造成大数据安全之都。

(四)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议尽快制定武汉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和共享管理办法,明确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的内容范围、主体责任、共享标准等,形成信息资源社会化共享服务体系。首先,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的集中与开放,实施武汉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计划,按照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建立政务数据资源开放目录,加快公共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其次,推进企业数据资源的收集与开放,建立企业数据采集网络,综合政府、社会、互联网等不同渠道数据,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数据库,绘制经济社会发展地图,实时发布产业数据。加快整合亚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智慧城市研究院等现有数据中心资源,引入百度、万国数据等企业,建设和完善数据中心。再次,加快大数据交易平台的建设,依托武汉数据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与武汉金融资产交易所、光谷产权交易所等机构合作,组建获得金融行业主管部门许可的数据交易平台,并建立大数据征信中心和资产评估中心。

(五)大力推进大数据运用示范。大数据的核心价值在于数据的创新应用。鼓励支持大数据运用示范,对重点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实施各类补贴,对在汉企业研发的大数据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快建设“光谷云村”、左岭大数据产业园等大数据产业基地,推动大数据技术与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应用。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选取医疗卫生、公共设施、金融证券、生产制造等行业,开展大数据行业应用示范,促进大数据技术成果惠及普通民众。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试验示范基地为依托,打造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全国的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支持华为、腾讯、联想等国内IT巨头在汉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项目。支持和引导已经拥有海量数据的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网络运营商,燃气、供电、水务等基础设施运营商,以及武商、中百、中商等大型商业连锁企业、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组建企业大数据研发团队,开展海量数据挖掘,探索“数据、平台、应用、终端”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促进资源、技术、应用、产业协同互动的发展模式。

(六)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议将大数据产业人才引进作为“城市合伙人”计划的重点方向,大力推动大数据产业人才的引进。以大数据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进为重点,通过完善、实施高层次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和“千人计划”“黄鹤英才计划”等国家、省、市人才政策,引进一批活跃在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沿、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专业人才和团队。充分利用武汉丰富的高校资源,建立面向大数据产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在汉高校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开展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普通教育,形成批量化、高素质的大数据专业人才资源,满足大数据服务业发展需要。鼓励企业与高校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举办证书班、岗位培训、短期培训等形式,培养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