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主体班
以现代都市农业助力武汉乡村振兴 2020-01-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市委组织部管理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5期进修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武汉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格局,但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重心一直在城区的二三产业上,农业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只有2.44%,对农业发展的研究谋划和资源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未来农业产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仍将较低,但农业事关武汉1000多万人口的食品供需保障,事关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态本底,事关提高农民收入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能因为农业规模不大就忽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5期进修班全体学员对此开展了专题调研,提出了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深化“三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措施。

一、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十三五”以来,武汉市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农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产业体系日益健全。全市初步形成了现代种业、菜篮子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乡村休闲游等产业的合理布局,已建成5万亩大宗农作物育种基地、90万亩标准化蔬菜基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超过4: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乡村休闲旅游业综合收入已超过150亿元,较2015年增长1.68倍。

(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淡水产品以及蔬菜的总产量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已建成1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规模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占比超过90%;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8.5%。

(三)规模化经营持续深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速度较快,数量达到1.8万个,其中,专业大户发展到7078户,家庭农场发展到4360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4670家,农业企业发展到2606家。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29.41万亩,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日益增强。主要菜篮子产品综合自给率达到75%以上,其中快生菜自给率达90%,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三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合格率达99.9%,重点种养殖环境监测率达100%,农产品品牌建设和标准制定工作成效显著,已拥有“三品一标”农产品1048个,较2015年增加444个。

(五)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构成进一步优化,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来源,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652元,较2015年增长27.81%,在副省级城市中进入前五位。

二、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与一些农业产业发达的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能力还不够强。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核心面积20万亩,仅占全市确权登记承包地的6.8%;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仅8家,没有1家企业进入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强;“三品一标”农产品数量虽多,但生产规模普遍不大、知名度不高;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仅有12个,品牌化农业发展仍显不足。

(二)涉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程还不够快。全市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覆盖率不到60%,冷链物流运输覆盖率不到20%;2018年全市乡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479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7亿元,虽然同比实现较快增长,但总量仍不到成都市的一半(1.19亿人次、393.9亿元)。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老化,运行不佳,目前全市渠系水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乡村道路较窄且田间作业道路不足,难以满足机械化生产要求;基础设施重建轻管,尚无统一配备的管护人员和资金,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管理不够;农村厕所内外环境不洁,部分村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直接影响涉农产业发展。

(四)乡村产业建设用地配置不足。部分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缺乏建设用地指标,引进项目难以落地,部分新城区虽明确非集建区调整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乡村振兴产业用地,但是大量建设用地指标已经调整到集建区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无法满足乡村振兴产业用地需求。

(五)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不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产权、林权和水权等抵押融资的覆盖面不广,农民宅基地、农村集体用地尚未放开市场进入条件,农村土地资源还没有转变为资本资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导致农民务农意愿降低,种植业土地大面积抛荒,部分地区种植业土地抛荒面积达40%。

(六)农业科技转化应用不强。科技成果转化仍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运行机制为主,过分强调“以技术为中心”,而削弱了“以技术转化应用为中心”,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目前我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51%,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七)资本下乡不顺畅。我市涉农贷款“惠农贷”2016年办理贷款53笔,2018年仅办理42笔,贷款数量不增反降;大量“大棚房”设施因规划手续不全被整治拆除,导致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下滑;受非洲猪瘟影响,畜禽养殖业风险较高,企业家投资信心受挫;大宗农产品市场价格长期滞涨,土地流转费用、用工成本不断增加,社会资本下乡吸引力有走低趋势。

(八)农村产业规划支撑不足。全市1805个行政村,目前仅有16个村完成了村庄详细建设规划,大部分村庄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考虑,都市绿色农业体系、区域农村生态体系还不够健全,部分地区“千村一面”,特色类村庄保护和产业资源挖掘不够。

三、对武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意义的再认识

近年来,武汉的发展定位已经更加清晰,这就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没有必要投入精力和资源来发展占比不高的农业?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将直接影响着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

我们认为,从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重规律来看,当都市和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提升产品功能、强化生态功能、突出生活功能”就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的全新使命,都市农业不仅具有绿色生态产业的属性,也具有城市公共事业的属性。以大都市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从更高的站位和更广的视野来重新认识现代都市农业的多重价值和重要意义。

(一)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现代都市农业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旅游、生产与加工、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进行全面开发,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对安全、优质、鲜活农产品的需求,还可以为城市营造田园风光、绿色景观和生态屏障,为人们回归自然、休闲旅游、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农耕文化提供场所。

(二)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的必然选择。现代都市农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生产方式,可以促使农业由功能单一的经济产业转变为功能多样的综合产业,充分发挥农业的保障供给、保护环境、调节气候、涵养水土、平衡生态、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传承文化等多重功能和作用,有效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特色单调、功能单一、产业低端、产品低质、产出低效等问题,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三)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现代都市农业是一种高投入、多功能、全产业链条的新型生产体系,通过优化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促使农业生产与加工、商贸、休闲、旅游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的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全面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有效破解当前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的局面,为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边缘人口不入贫提供持续有力的产业支撑。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产值、规模的眼光来看待农业产业,而要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来全面认识都市农业的多重价值,重新定位城乡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全力加快建设“三化”大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同时,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的重要论述,把发展都市农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推进武汉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建议措施

在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马国强书记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于全市高质量发展,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我市乡村发展正迈向价值发现、功能重塑、加速振兴的新阶段,要大力发展高质量农业,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推动“三乡工程”拓面提质,形成城乡协同高质量发展格局,实现城乡品质、品位、品牌的大幅跃升。我们要按照这些新的要求,以问题为导向,以“三乡工程”为引领,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平台园区化、经营集约化、产业特色化、生产科技化、产品品牌化、形态休闲化,真正让现代都市农业成为城市经济体系和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

(一)强化顶层设计

加快实施全域乡村规划工作。建立村域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村居设计四级体系,实现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体化设计,推进城乡“多规合一”。各新城区要结合村庄集并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调规,合理利用“增减挂钩”政策,加大土地点状供地力度,为乡村振兴和都市农业发展预留适量建设用地,加快构建城与乡、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

加快农业支持政策的系统集成。彻底改变“重城市、轻乡村”的传统观念,加快探索适合我市发展实际的乡村振兴规划、建设、运维的标准体系。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农业、自然资源、发改、水务、文化、旅游、经信、外经、环保等部门,分别从用地保障、项目立项、农田水利、形象推介、文化建设、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等方面为都市农业发展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形成有机统一、相互协同的政策体系。

(二)做强新型业态

推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实施乡村休闲游精品工程,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意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充分挖掘新城区丰富的山水、湖泊、乡村和文化资源,丰富休闲产品结构,形成环绕中心城区、众多旅游节点构成的乡村休闲旅游圈,打造具有荆楚特色的美丽乡村文旅品牌。重点建设都市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小镇、共享农庄、汽车露营地、高品质特色农家乐和乡村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等,主打美丽乡村、赏花休闲、自驾露营、湖泊和森林产品,延伸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养老养生旅游、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促进农文旅融合升级发展。

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快农业电商综合服务站的布局和全覆盖,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销售和农民网店等多种形式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规范信息发布、网上交易、信用服务、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服务,加快构建面向农业产业、农产品市场的大数据预测系统和跨行业的农业内外部数据的管理、链接与整合,对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信息发布,有效提升对现代都市农业的信息服务能力。

(三)加快基础建设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全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推进标准农田和鱼塘建设,重点推进机耕道路建设,全面完善农田、鱼塘的道路、排灌、绿化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投入机制、管理维护机制和考核机制,增强镇村建管高标准农田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积极开展设施农业产业带创建。加快完善国家、省市级农业园区(基地)的标准化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探索建立农机作业补贴机制,加快实用农业机械推广步伐,进一步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在全市逐步形成以农业园区为龙头、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高中低档设施相兼顾的设施农业发展格局。

夯实乡村生态环保设施建设。做好农村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推进治理设施建管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建立稳定的保洁员队伍,确保村湾清扫保洁;提升农村“厕所革命”绩效,形成“政府协调,乡镇负责,村湾落实”的公厕管理模式;加大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示范与推广力度,推进化肥农药“两减”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造乡村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基底。

(四)壮大产业主体

大力培育“种养加游”综合型农业企业。优化政策设计,一手抓外地企业引进,一手抓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催生一批经营理念新、经营机制好、生产水平高的实业型、综合性农业公司,拓展特色种养、精深加工、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多元化经营,带动提升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产品特色化、产业高级化、产出高效化。

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实施财政奖励扶持,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增加合作社的数量规模和分布范围,实现对主导产业、特色产品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农民合作社的生产互助、生产指引、生资采购、种苗供应、技术培训、良种推广、农机应用、产品销售等功能,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大力培育农产品物流企业。积极培育一批农产品冷藏保鲜、冷链运输企业,建立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鼓励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经营农产品物流业务,鼓励支持农商对接、农超对接,促进鲜活农产品高效、安全地流通销售。

(五)打造产业品牌

打造中国种都品牌。按照“一核三园五链多片区”的种业产业规划布局,大力推进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高农生物园和湖北武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南湖农业园)的建设,加快推进武汉种博会的地展、馆展、网展平台建设,加强会展农业宣传,着力打造“武汉·中国种都”品牌。

打造“菜篮子”产品品牌。做大做强蔡甸莲藕、藜蒿,江夏梁子湖螃蟹、莲子、光明茶,黄陂荸荠、黄牛、脉地湾萝卜,新洲食用菌、李集香葱,东西湖绿色蔬菜,汉南甜玉米、喜鹊湖螃蟹,洪山菜薹等有武汉地方特色的优势特色农产品,争创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着力打造特色“菜蓝子”工程重点产品品牌。

做强加工农产品品牌支持周黑鸭、新农牛肉、九州乳业、良品铺子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加工农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兼并重组、增加要素投入、品牌运作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培育形成带动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在全国有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品牌。

(六)增强科技支撑

健全现代都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针对我市农业产业实际需求,利用全市农业科技资源优势,建立完善武汉都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应用为导向,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对传统农业技术精华与现代农业先进技术进行复合集成,力争在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循环农业、智慧农业及设施农业应用型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强化农业科技转化应用对接服务。深入实施农业科技提升工程,整合全市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科技特派员,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包区对接服务机制,持续推进对各新城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扶贫村的技术服务工作,切实开展新技术引进试验、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增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设计交易规则,探索推行成果转化的政府首购制度,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支持机制、“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全面提升成果转化应用水平。

提升乡村科技人才素质。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及实训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更多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的职业农民、农场主,让更多懂农业、爱农业、爱农民的人活跃在都市农业的田野上。充分发国家专技人员继教基地作用,开展现代都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继教培训,培育具有集成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的人才。鼓励涉农高校院所科技人员、优秀大学生、留学归国人员在我市都市农业领域创业创新,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集聚科技人才力量。

(七)深化产权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改革底线,稳定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依法落实集体收回利用抛荒耕地承包权的权利,推广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模式。

探索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改革,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户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村村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

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调整优化村庄用地布局规划,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和贫困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综合利用试点。学习借鉴国家试点地区经验,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途径。

(八)加大资金投入

健全财政投入机制有效整合市级各涉农部门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园区(基地)建设、新型主体培育、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农业品牌推广、休闲农业和农产品现代物流发展等。各区、街、乡(镇)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财政支农的工作方针,根据财力增长情况,不断加大本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三乡工程”。明确社会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土地、金融、税收、奖补等多方面的细化支持政策,指导社会资本完善相关手续,重点营造田园综合体、特色民宿、共享农庄、乡村养老、农产品电商、创意农业等乡村新经济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打通社会资本下乡通道,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

引导金融资本支持现代都市农业发展。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丰富农村产权抵(质)押担保贷款品种,建立并完善涉农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优化“惠农贷”“涉农保证保险贷款”等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现代都市农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入。